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全球頂尖10位LOGO設計師

原文引用http://www.pxleyes.com/blog/2009/12/worlds-top-10-most-succesful-logo-designers/



Logo 設計是一門微妙的學問,需要高度的抽象能力與藝術天賦,一個優秀或拙劣的 Logo 可以塑造或破壞一個品牌,世界上有一些 Logo 設計師,他們憑藉自己的作品贏得聲譽,而他們的作品也讓那些品牌聲名遠播,以下是全球最成功的10位Logo設計師。




Ruth Kedar




她最著名的作品是 Google標誌,她生於巴西後來僑居以色列並在那裡獲得建築學學位,接著,去斯坦福讀設計碩士。她曾是著名獲奬紙牌Duolog and Analog 的設計者,從1994年起,她的設計作品就在 art.net 上展示,並在Stanford University任藝術設計顧問15年。more>








Herbert l. Lubalin



他是一個美國成就卓越的圖形設計師,為Eros,Avant grade 及 Fact 三家雜誌提供美工設計,現在一家新成立的國際印刷設計公司工作。more>








Paul Rand



他以設計 IBM 標誌著稱,畫面中的eye bee M (IBM)海報充分地利用音譯來傳達圖像。彩色的Apple 蘋果電腦Icon也是他所設計,他是美國圖形設計師,專注於公司標誌設計,是設計界瑞士風格的開創者之一,在耶魯大學教設計,並與1972年被紐約藝術名人堂收錄。more>








Walter Landor



因設計 Fedex (聯邦快遞)標誌著稱。Landor 生於慕尼黑,是一位著名的品牌設計師,並創辦了 Landor 學會。他是一個包裝與標誌設計天才,他設計過的品牌標誌包括 Del Monte, Malboro, Fujifilm, Tab & Bank of America,也設計了眾多航空公司標誌,如英國航空,日本航空以及新加坡航空。more>








Wally Olins



在品牌設計領域,Olins 炙手可熱。他在2001年成立 Saffron 顧問公司,並在1997年前長期擔任 wolff olins 的主席。他在1999年獲 CBE 奬,在同年獲 prince Philip Designers prize 提名。在2006年,他被 Reputation institutes 授予終身成就奬。more>








Milton Glaser



以設計 I love New York 標誌著稱。1974年,創辦 Milton Glaser 公司,他的作品屢獲 Art Directors’ clubs, Type directors’ club 以及 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 大奬。1979年,被授予 Royal Society of arts 榮譽會員。在曾在紐約 cooper un ion 任教。more>








Bob Gill



他有些另類,曾為蘋果唱片,Rainbow 劇院,Universal Pictures, queen and High times 雜誌以及聯合國做設計。多次獲奬,並為多部電影設計片名。more>








Alan Fletcher



1962年,他和 Colin Forbes 及 Bob Gill 成立了 Fletcher/Forbes/Gil 設計公司,他們的客戶包括 Pirelli, Cunard, 企鵝出版社等。1965年,Gill 離開,為路透社, 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館以及 Institute of Directors 設計標誌並於同年獲 Prince Philip Designers Prize 設計奬,1994年被紐約 Art Directors club 收錄,並於2000年獲 London institute 榮譽稱號。more>








Chermayeff and Geismar



這是一家由 Ivan Chermayeff 和Tom Geismar 創辦的設計公司,曾為包括美孚石油,渣打銀行,Xerox(施樂,台灣稱全錄),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等公司設計標誌,也曾為 Armani Exchange, Hearst corporations 等公司做平面設計。more>








Saul Bass



Saul bass 多才多藝,以圖形設計師和製片人著稱,主要從事電影招貼及標誌。他最著名的 Logo 作品是 Avery Internationl 標誌,Continental Airlines(美國大陸航空)標誌以及United Airlines(聯合航空)標誌。more>










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「撕裂」壁紙設計

運用壁紙牆從未如此有趣。這個穿孔的「撕裂」的壁紙,定制外觀的空間碎片被撕開了。
壁紙是無紡布材料和鏤空形狀構成的,靈感來自於這個蛻皮的蛇。


















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網友幫你玩出大生意









你facebook了沒?你噗浪了沒?


Social media微網誌帶動的數位行銷,在台灣崛起的速度,已經讓所有老闆嚇一跳。你可能不知道,光是facebook的全球有效會員數目前已達3億人,全台有480萬人,是台灣人口的20.8%,等於有多少比例天天掛在網上;而噗浪(Plurk)在台灣短短8個月內,會員數已近100萬人,更是Plurk全球第一熱門的所在。


台灣尼爾森媒體調查顯示,網際網路已躍居台灣第二大媒體,僅次於電視。尼爾森媒體研究執行總監滕青芬表示,目前台灣的網路族群不只是年輕人,壯年、銀髮族和企業老闆的比例也明顯增加,尤其企業老闆使用網際網路的成長比例幾乎100%以上。


全球瘋學習,最熱的一門課當屬數位行銷。看看鄰近的韓國,即使廣告市場萎縮,但是韓國最大搜尋行銷公司eMnet執行長金永源指出,韓國網路廣告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4%,尤其運用手機的行銷,開始驚人成長。


未來,你我運用數位行銷的比例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,這已經是我們不能不懂的概念。和其他媒體行銷相比之下,數位行銷的特別之處在於擁有4個「唯一」。米蘭數位科技執行長江祖榮歸納指出,數位行銷是唯一可以互動、唯一可以記錄檢視所有行銷成效數據、唯一可以培養消費者忠誠度,以及唯一可以跨格式呈現內容的媒體。


「如果你不懂數位行銷,你沒辦法和你的消費者連結在一起,你嘔心瀝血做的東西,就像沒有存檔就當機一樣,心血全部白費,」行銷達人王文華直接點出在數位時代不瞭解數位行銷的後果。


2010必修的10堂課,其中最不可忽視的管理課程,我們選擇的就是最火的數位行銷。到底該怎麼看懂數位行銷,現在,就跟著王文華,一起上課,以下是他提供的4招玩懂數位行銷絕妙口訣:


第1招:百事由「我」創



數位行銷就是用數位的心態和工具來行銷。最重要的不在於技術的純熟度,而是你的心態是不是數位化了。更細的來說,有12字真言:


‧群眾智慧


‧由下往上


‧互動參與


在數位的世界裡,人與人的溝通方式和組織與組織間的結構,和過去已全然不同。現在,不管你用任何工具溝通或行銷,不再是像過去依靠天縱英明的個人,而是要靠群眾,也就是所有網友的智慧,要讓大家都有參與的空間。


兩年前,百事可樂在大陸舉辦一個「百事我創」的活動,他們請到周杰倫拍廣告,但是廣告的劇本由網友來決定。他們在網路上公開徵求劇本,得到非常熱烈的回應。在短短1個月內,有上億的點選,還有2萬6千個劇本投稿到網站上。他們把優選的劇本讓大家來投票,結果累積了數千萬的投票動作,並創下20萬人同時上線的人數。


這是一次成功的數位行銷,百事我創的活動使用群眾智慧,請大家來寫劇本,而且不管是投稿劇本,或投票選劇本,都是一種網友的互動參與,不是企業由上往下地說,我要拍什麼樣的故事,而是由下往上,由網友決定。


第2招:大家說才算



數位行銷和傳統行銷不只在運用的工具上不同,最大的差別是心態上的改變,否則光改變工具,心態和以前一樣,只是舊瓶換新酒而已。兩者的分別,可以從下面的簡表清楚地看出來。


傳統的行銷是企業以專家的姿態告訴消費者,這個產品好,你要相信我。宣傳活動也是由企業主導,目的是短期且現實的,就是要盡快達成交易。


在數位時代,口耳相傳,大家都說好的產品才能吸引最多消費者,而互動的方式使消費者投入時間參與,因此對品牌的情感投資變大,購買產品的機率就增加。此外,你要忍得住,因為要經營的是一種長期關係,不是立竿見影就可能達成業績,但是一旦關係建立起來,長期的獲益將更為可觀。


第3招:學做「賞花」人


 數位行銷的工具,不管是透過手機、email、社群網站或關鍵字廣告、圖文廣告,其實最重要的是很基本的3種溝通能力。


‧傾聽力


傳統行銷不以傾聽為要,主要是包裝行銷訊息,向大眾宣傳。做數位行銷,你要上社群網站搜尋,「傾聽」網友怎麼談論你的商品。現在大家都可以發表意見,可說是百花齊放,行銷人要學的是,要有賞花的心態,要傾聽,而且不能只聽你想聽的,要真的聽到消費者真的想說的。但是,如果你和另一半吵過架,就會知道,傾聽並不簡單,是一種不容易的修為。


‧上傳力


在網路1.0的時代,我們都在下載。網路上有很多資訊,我們看到想要的,就下載下來。但是在網路2.0的時代,你不能只下載,你也要上傳。例如網友在博客來網路書店可以玩一些小遊戲,然後得到電子折價券,消費時就可以有折扣。過去都是賺消費者的錢,現在還要懂得在網路上略施小惠,也就是一種付出的精神。


‧互動力


如果你用噗浪,不能只是丟個訊息就沒事了,還要回應網友的問題和意見。如果只發文,不回應也不互動,把噗浪當成布告欄,就是將傳統的心態用在數位的工具上,不要期待能有什麼好效果。


所以傾聽力、上傳力和互動力就是數位行銷要培養的3力。這些能力不一定只能在數位的領域培養,因為這3力其實是一種溝通的能力,不是一種科技的能力。因此,觀念不在於頻寬,而在於心寬,否則依然無法在數位的世界中成功。


第4招:「我」就是數位行銷

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勝選雖然不是一個商業案例,但卻是數位行銷非常成功的示範。


‧心態上就是一個數位行銷者


歐巴馬在20年前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,就到非營利組織從事社區服務的工作。他所用的能力就是靠群眾,不靠菁英,靠溝通,不靠強勢命令,奠定了20年後勝選的基礎。


‧運用數位行銷的3力


當選民到他的網站註冊後,除了收到電子報之外,還可以在他的網站開部落格,就好像你可以到別人家客廳搭帳棚一樣,讓每個選民反客為主。表面上是歐巴馬給選民一點好康,實際上他得到更多。當選民每天去寫自己的部落格,就會上歐巴馬的網站,他們投資了時間和情感,對這個網站的黏著度就增加。此外,他蒐集選民手機號碼的方式是,他會在開記者會宣布副總統人選之前,先傳簡訊給你。他願意先付出,因此交換到寶貴的資訊。


‧虛實交叉的策略


部落格是虛擬的,但競選最終的目的是獲得選票。歐巴馬懂得將網站上虛擬的訊息,進一步轉換為實體世界中選民的行動。他蒐集了選民的email、手機號碼和郵遞區號,隨時可以動員選民辦活動、當志工、勸服鄰居去投票。


數位行銷的工具五花八門,但最基本而重要的是,骨子裡,千萬別還是傳統行銷的心態。切記,你一定要從心改變起,由裡到外脫胎換骨!


引用網址:http://forum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1759

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

明日博物館第四檔計劃「TheVerticalVillage©」展覽





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,每年總引爆討論話題的明日博物館2009年最新展覽強檔─The Vertical Village(垂直村落),特別邀來國際當紅的荷蘭前衛建築團隊-MVRDV擔任策展人,並以台北市松江路旁一塊 1000 坪的基地作為展演舞台,嘗試使用非正式、隨意營造的小房子,蓋出一個垂直生活的社區村落 構築未來都市新三維空間,創意呈現「垂直村落」的主張。不僅傳達更多個性與建築感,更融入在地與人文思考,堪稱創造高密度都市生活經驗中,品質提升的極佳範例。



The Vertical Village

「The Vertical Village」超越明日博物館前三檔展覽規模與思維向度,將「在地」的概念由基地範圍拓展至整座台北城,策展團隊 MVRDV 將延伸對於台北城市中非正式都市空間的觀察與研究,實際在此建造一座實驗性、臨時性的垂直村落,並結合國際設計工作營的運作,使「全球」與「在地」在此針 對東亞城市空間交換彼此研究觀點。

北京的胡同、東京的町屋,以及台北城市裡的獨棟小屋,這些小尺度傳統的、非正式的都市空間構成了極度密集並且交流緊密的社區,形成都市裡一個個深具相異性 的特色村落。而在過去十年間,為因應人口密集所帶來的壓力,東亞城市出現了許多巨型建築物,逐漸取代了這些較為傳統的、獨立的、有機的都市景觀, 「The Vertical Village©」便希望探討:當現存的舊社區面對未來將改建成巨型建物的意圖威脅時,是否能透過其他方式為這些區域解決密度問 題,並同時達成原有社群的保存與個性?



策展人介紹-MVRDV

MVRDV是國際建築界中著名的新銳建築團隊,由Winy Maas、Jacob van Rijs和Nathalie de Vries於1993年在荷蘭鹿特丹成立。在3位合夥建築師的領導下,MVRDV的設計和研究遍及城市規劃、建築和景觀設計領域,透過事務所內部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建築師與都市規劃師合作,因應不同尺度的專案內容相互激發靈感。



MVRDV堅持追求對城市密度的理想和研究,藉由對當代建築和設計過程大量複雜的數據,進行分析、綜合、推演和構思,以深入研究單一建築和整體城市規劃的關係,從而對人類生活的空間展開獨特且深具建設性的思考,他們於1998-2005年間相繼出版的《FARMAX》、《Meta City / Data town》、《Costa Iberica》、《Regionmaker》、《5Minutes City》及《KM3》等專書都是集結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著作。



MVRDV的創作遍佈世界各地,其中許多都已成為當代建築史上的經典案例,如早期作品VPRO公共廣播公司總部、WoZoCo老人公寓,以及近年獲得國際建築獎的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「荷蘭館」、荷蘭埃茵霍溫Flight Forum創新商務園區、海牙Ypenburg住宅區、阿姆斯特丹Lloyd酒店、德國慕尼黑Unterföhring辦公園、日本千葉縣Matsudai藝術村中心、日本東京表參道Gyre商業中心等,都使得MVRDV在世界舞台上博得廣泛的關注。



MVRDV 邀請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建築所博士班所組成的 The Why Factory 研究機構,共同與國內五所建築都市與景觀研究所師生,展開為期五個月的研究與七天的國際設計工作營,以國際視野與在地觀點的交流激盪,對非正式的都市空間 環境提出自由的論述觀點,結合實體建築創造出的都市微型縮影,帶領參與者一起重新詮釋屬於台北的獨特城市文化! 





展區內部規劃模擬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展場模擬示意圖—松江路側人行道





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jut-arts.org.tw/theverticalvillage/

MVRDV網站:http://www.mvrdv.nl/
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formen.com.tw/cgi-bin/life_view.cgi?/2009/4/a9400006.t+a2+b-1+/o/151001+/2009/4/a9400006.d+/o/151001.x+c1+c2+c3+c4+c5+c6+d1

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

村上隆個展 「我愛版畫,所以我作版畫」



 有「日本的安迪.沃荷」美稱的村上隆,來台舉辦首次版畫個展「我愛版畫,所以我作版畫」,八十四幅版畫作品展現他耗費十年鑽研版畫的成果,其中,集大成的「達摩」系列最受矚目。從年少開始,版畫就是村上隆一心想達成的創作夢想,他以「到死都要製作版畫」表達對版畫無比狂熱的愛與決心!


     為了這次個展和周日登場的「Geisai Taiwan藝術祭典」,村上隆再度來台。談到與版畫的「邂逅」,村上隆表示,在美術補習班的時候,看到霍斯特.楊森(Horst Janssen)的蝕刻作品,深感震撼,進了大學終於有實際體驗版畫的機會,版畫讓他興味盎然,還曾因此想要離開沉悶的日本畫科,轉科就讀。


     技術成本較高 被迫短暫遠離


     而做版畫的另一目的,其實是想印製圖案在T恤上,「看到有人穿上自己印製的衣服,會覺得感動吧;對於創作,感動是很重要的。」


     然而,相對於繪畫,版畫需要更高的技術和成本支持,村上隆被迫短暫遠離,但製作版畫的心願從未停止,「還是喜歡版畫。」從一九九○年代初期開始,村上隆就陸續嘗試製作版畫作品,二○○一年之後,更義無反顧地投入版畫世界,工房也添購相關機器,「對版畫的投資可說是攸關生死的問題,但仍認為在版畫製作上,能夠與擁有最精湛技術、氣力、信條的人合作,是極為重要的事情。於是,不顧一切,全速挺進。」


     村上隆對自己的版畫創作提出兩大要求:超大型版畫,以及結合平版、木版、絹印等方式的複合版。「大型版畫的問題在於紙張會收縮,所以無法製作精緻版畫,解決方式就是要融合各項技法。」


     集十年大成 「達摩」最受矚目


     

為了解決技術問題,吹毛求疵的村上隆,前後花了十年方才達到目標,成果全都體現在「達摩」系列。


     村上隆的「達摩」有著粗獷的外表,一頭亂髮和恣意橫生的濃眉與八字鬍,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由五、六層細緻色圈構成的眼珠子,像是要誘人陷入那充滿迷幻的漩渦世界裡。村上隆說他非常強調眼珠的設計,「人在說話的時候,眼神的接觸勝過語言表達。」啟發他的是長期合作生產公仔的廠商。


     「對方問我,知不知道人們購買公仔的條件?我說,因為可愛啊!他回答說並非如此,而是因為眼神」,「不論是誰,只要一跟公仔的眼神對上,就會被吸引購買。此後,這變成我創作的『文法』。」


     不同於過去作品充斥可愛的角色,新作以「達摩」為題材引人好奇。


     村上隆解釋說,靈感來自十八世紀日本江戶幕府中期的白隱禪師。白隱的修為受人景仰,當時旱災頻傳、人心惶惶,白隱以毫無繪畫章法的「鬼畫符」畫技,畫了許多達摩像,「白隱發現,當語言無法發揮作用時,就以繪畫帶動人心,我就是受到他以繪畫啟蒙人心作法的影響。」


     「這世界充滿怨懟和不幸,達摩像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,自己究竟需要什麼。」

 
 2009年12月5日至2010年2月28日@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二號B1 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數位藝文中心─「築空間」

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

藝術家與藝術迷大集合-藝術祭典GEISAI TAIWAN
















)



相簿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joho247&book=41



GEISAI是各式各樣的藝術家齊聚一堂一同展覽的藝術祭典。每年兩次在東京BIG SIGHT舉行,(2008年目前)現場聚集了來自全世界到場參觀的藝術迷與參展的藝術家,會場熱鬧滾滾。



藝術世界需要更多的交流。以這個想法為中心,GEISAI持續前進。更重要的GEISAI是「挖掘夢想出道藝術家的場所」,同時是「像跳蚤市場一樣輕鬆展示買賣藝術作品的場所」,也是「跟已開創的美術界接軌的新起點」。GEISAI提供藝術家‧藝術相關人士與一般藝術迷相遇的場所,是一個複合式『藝術祭典』。而由豪華評審團所進行的評選活動也是GEISAI的一大特徵。以往GEISAI的得獎者,有許多目前在國際藝術家界發光發熱,持續成長。



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將於年底把已在日本舉辦三屆的「GEISAI」藝術祭典,原裝移植來台,舉辦第一屆的「GEISAI TAIWAN」,12月6日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登場。



由村上隆發起的藝術活動「GEISAI」,從2002年開始,一年舉辦兩次,該活動源自村上隆想做一個策展人、蒐藏家與新人藝術家三者之間交流的平台。兩年前村上隆來台演講之後,他感受到台灣各界對藝術的關注與年輕藝術家的豐盛能量,希望招募台灣的藝術創作者一同加入。



第一屆「GEISAI TAIWAN」鎖定藝術、設計與攝影三個面向來徵選作品,預計將有兩百個入選者同場競技。備受注目的評審團名單過去有藝術家草間彌生、奈良美智、南條史生等;建築師安藤忠雄、片山正通等;知名演員淺野忠信;攝影師蜷川實花等。村上隆這次也將出任評審,同時力邀他的好友,同時也是日本知名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,以及在台廣受歡迎的生活情報雜誌《CASA BRUTUS》雜誌總編輯龜井誠一,一同來台擔任評審。



展覽時間 2009年12月6日(日)

展覽地點 華山創意園區

官方網站
http://tw.geisai.net/g12/about/



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[好文分享]讓15個成功人物搖頭的壞習慣





與大家分享一篇很不錯的文章 引用  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doc/page.jspx?id=402881e8134e403a01134e50d89a0c43&number=1#





01. 不講信用

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:不講信用是工作的壞習慣,「人無信不立」,在工作職場上更是如此,小到與人有約要守時,大至生意上幾千萬、幾億之金錢交易,都要信守承諾,不講信用的人不僅讓人看不起,更無法立足於社會之中。所以在信義房屋,要求大小集會都要守時,因為守時就是守信的具體表現,集會遲到就罰站,遲到幾分鐘就站幾分鐘,從董事長到一般同仁都一樣。(羅儀修)


02. 沒有好奇心

前ING安泰人壽總經理陳丕耀:在工作上,不是你有speed(速度)或是服從目標,就能夠讓你在未來發展有滿意的空間,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思維。例如,以前工作時常常接到客戶的抱怨,我在思考解決問題時,不是光想如何安撫解決它,而是去check它所有的舊檔案,看看客戶說的問題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的延續,重新思考重點,而不是按老方法做事,讓自己在處理這件事情時能展現更高的附加價值。你要做到這樣,就要有「好奇心」,因為好奇心會讓你去想更多,且想要做更多。如果年輕時沒有就養成這種態度,以後要改就不容易。(劉鳳珍)


03. 自以為是

大宇資訊總經理李永進:現在產業競爭的環境愈來愈激烈,愈來愈需要團隊合作。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,最討厭的就是有人特別自負,沒什麼本事卻十分自以為是,這種人不僅聽不下去別人的意見,也會阻礙團隊合作的順利進行。(李欣岳)


04. 勝而驕、敗而餒

智冠科技總經理王俊博:在遊戲軟體中,正面臨產品生命週期不斷縮短的挑戰,因此遊戲廠商開發產品的速度要不斷加快。我最討厭整個團隊的情緒,受到一款產品的成功或失敗而大起大落,成功就驕傲、失敗了則氣餒,這對後續的產品開發並沒有好處,最重要的是,要從已經開發的產品經驗中學到教訓。(李欣岳)


05. 犯錯不敢講,不懂裝懂又不問

瞻博網路大中華區副總裁于肇烈:做業務的,最忌諱犯錯不敢講,想辦法抹粉。或是怕別人知道你不懂,聽到別人說:「這個infrastructure非常好」,你就跟著說非常好,這樣別人永遠不知道你不懂,你又不主動學習的話,就永遠不知道它的內涵。長久下去,對訊息的掌握度不夠,會讓公司做錯誤的決策。(盧智芳)


06. 不從根本解決問題

Timberland台灣天柏嵐總經理吳美君:我們不希望員工只會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在還沒掌握問題根本之前,只去治標不治本。為了尋求問題的本質,找出問題的根源,我們發展了一套“High Impact Coaching(高效能輔導方法)”,透過不斷地追問,讓員工自行找出問題的根本,進而讓工作計劃臻於完善。(羅儀修)


07. 把公司的光環戴在自己頭上

萬寶龍總經理顧吉濤:精品業在舉辦很多活動的時候,經常要邀請、接觸名人,有些人沒辦法分辨自己到底是「粉絲」,還是專業經理人,甚至會誤以為自己也躋身名流。在這樣的迷思下,你可能得到了關係,卻得不到工作的核心競爭力。要分清楚別人尊敬的是你的公司和品牌,而不是你個人。千萬不要把歷史的皇冠戴在自己頭上,而是要小心地捧在手上。(麥立心)


08. 低EQ,擺臭臉

劍湖山集團總經理蕭柏勳:服務業要和人近距離接觸,一舉一動客人都看在眼中,所以情緒管理格外重要。若心情不好就馬上反映在臉上,服務品質馬上大打折扣,顧客看你一張臭臉,哪還肯再上門來?(黃采薇)


09. 開會遲到

台積電人力資源服務處營運組織處長葉慶煌:福特六和身為外商公司,經常需要與美國或日本等國進行電話或視訊會議,在各國時差因素影響下,會議準時開始顯得格外重要。許多年輕上班族認為遲到個5分、10分鐘並無大礙,這樣的習慣卻透露出「對別人不尊重」的態度,任何人都可能因為你的遲到延誤了他接下來一天的行程。主管也容易對你的專業、工作品質打折扣。(陳孟珠)


10. 隨便亂跳槽

微軟線上服務事業群台灣區副總經理林燕:網路新興的工作機會特別多,因此從事網路這個行業的年輕人,工作穩定性相對比較不足,經常會因為一些小小的誘人條件而輕易的跳槽,這點是很忌諱的。提醒年輕人在跳槽前,千萬要評估聘雇公司長期的發展及自己的生涯規劃,不要貪一時的小便宜,而影響了下一份工作的職涯發展。(李筑音)


11. 臉孔太過嚴肅

書田診所行政副院長林乾坤:長久以來醫生為保持專業形象,以及成長背景或許比其他人來得順遂,在看診時習慣以專業用語、嚴肅臉孔面對病人,較少使用諸如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的禮貌性用語。事實上醫生應該把病人當作客人,從顧客的角度重新思考醫療服務,聲音放輕、面帶笑容。書田醫院為求服務差異化,安排護理人員每天早上10點與下午3點半「奉茶」,以舒緩院內顧客的等待時間,就是希望從環境與制度改善以往醫院診所的嚴肅氣氛。(陳孟珠)


12. 穿著只講個性,不看專業

廿一世紀公關顧問副總經理丁立宏: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展現自己的個性,常常會穿著太邋遢。在第一線帶人最常碰到的問題,就是年輕人急於表現自己,想要在穿著上搶眼、突出個性,往往忽略最基本的服裝禮儀。每個不同性質的工作都有它必須具備的專業形象,公關顧問是幫企業包裝活動和形象的角色,穿著整齊合宜、讓大多數的客戶都能接受才是最重要的。(尤可欣)


13. 挑工作做

無印良品副總經理王文欣:職場上重視團體工作,而團體工作不是每件任務都很有趣、輕鬆,或你喜歡做的。當你被指派做某件你不想做的事,還能全力以赴達成目標,就容易增加主管對你的好印象。不管原因為何,這都是主管給你的機會。因此,你不停挑工作做,很容易失掉表現、學習、累積經驗和能力的機會。最後就算你很想做某件重大任務,你也沒能力去承擔重任,而且主管會不願意再給你機會。(王曉晴)


14. 下午4點就等下班


中華電信行動通訊事業群發言人石木標:最忌諱員工殘留過去民營化前的公務員心態,上班時喝茶、看報、聊天講電話,下午4點一過就開始整理包包等著下班,這些都是舊公務員時代留下的惡習。現在電信業競爭激烈,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坐著等顧客上門、缺乏主動服務客戶的熱忱,反而要更積極培養實力,以免到了公司人事精簡的時候,自己成了被開刀的對象。(李筑音)


15. 動作慢,沒效率

萬事達卡台灣區市場及業務發展副總裁楊雅婷:金融業競爭激烈,許多事務需要即時溝通,尤其是現在手機、email十分普遍,合作對象也都熟悉高效率作業了。如果員工動作慢,回個信就要一個小時,工作進度一定沒辦法如期達成。(黃采薇)

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

Asus 純白香水獨顯機 入荷





已經勘查很許久的筆電終於下定決心買了,原先一直想要一台macbook,加上鋁殼新款出現,風聲傳聞不斷,再也不會出小白等等的消息,差點就衝動購物,後來真正使用mac工作,評估了現況還是決定買pc。


上個月與友人逛nova,畢竟我對電腦硬體不是很熟悉,有個軍師也比較安心,在一樓的hp差點就被豐富的贈品下蠱,天阿!連事務機都送!

買小還送大耶,我剛好就想要一台事務機,絲毫沒考慮hp的我也有點被當時氛圍所吸引,多停留下來聽業務怎麼唬濫,我說,女人的錢真的很好騙,聲光效果加上聳動字眼,天花亂墜靠張嘴就可以騙到。


鎖定asus跟acer的品牌,直接殺進去問,一間號稱asus經銷商,推薦f81款給我,vista內建評分4以上的高分,寬銀幕新款機種

「限量~小姐,華碩偶而都會推出這種好康來回饋消費者,全nova只有我們經銷商有,已經沒有剩幾台,先付訂金嘛 ,下次你才來買就沒有了」

一直打著~限量! 限量! 限量! 慫恿我先付訂金,很擺明的就是看準我是膚淺的女生嘛(我承認lol),一聽到限量就會馬上下殺,早就料到會有這狀況,皮夾已經先抽光所有卡片才出門摟,在此也非常感謝友人的勸阻哈!



後來向隔壁櫃問F81這款,他們說過3天會進,就說嘛,限量個什麼勁啊!只是比較先推出! 這就是標準的業務嘴a.k.a喇叭嘴! 女孩請小心!


一直很想要白色機款,彌補一下沒有買mac的缺憾,終於最近asua推出13吋F6VE 獨顯晶鑽羽白機,挑選筆電,我覺得除了效能之外,外觀也是選擇的不外忽因素,很帥氣的就用現金買了下來,記憶體擴充到4G+原廠配備+防震袋+手提包+散熱座+鍵盤膜 $27,000+600包膜 我很滿意 !


配備:

F63PET42DDDD(F6VE)

中央處理器:Intel T4200 2.0G Hz

記憶體:2GB DDRII 800MHz

硬碟:250G(SATA)

顯卡:ATI HD4570 獨立顯示晶片 實體512MB

光碟機: DVD Super Multi (DL)

網路卡:802.11n /Gigabit LAN

配備:USB 2.0 *3/HDMI/130萬畫素網路攝影機/Express Card/Bluetooth藍芽 V2.0 /內建四合一讀卡機




整體外觀 螢幕保護還沒拆 





機身有著像羽毛般的淡淡壓紋 (已包膜)





沒有拍的很清楚 可以隱約看到花紋





我已經請他們改裝XP摟! VISTA不敢領教





左上角就是所謂的8秒快速開機鍵





進入快速選單系統畫面





觸控盤 中間處為指紋分辨裝置 平滑好觸控

 



銀色鍵盤非常有質感 重點非常好打

 



防滑白色仿皮革材質表面

     





右側DVD燒錄器 SPDIF耳機,麥克風,USB,電腦鎖孔

 



左側 AC電源插頭,HDMI,USBx2,散熱孔,讀卡機,PCI-E讀卡機

    



底部作成鈕扣 外圍做凹巢可捲線 方便收藏

 



羅技的迷你星貂滑鼠

 



另外在送一顆電池







官方產品網址http://tw.asus.com/products.aspx?l1=5&l2=23&l3=519&l4=38&model=2820&modelmenu=1

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

Cartelle│Interactive Studio





http://www.cartelle.nl/



cartelle是來自荷蘭的互動多媒體工作室!

使用全flash製作網站,簡單的版型畫面、結合流暢的action加上loading非常快

讓我想要繼續一窺究竟!


一點入網站它會隨機進入他們製作的小玩具toy單元裡,超庫!!

完全顛覆制式的設計公司網站,擺上密密麻麻的客戶名單、自吹自擂的假掰文案

這些跳脫傳統思維都很值得我們參考!



特別用心的是這一點,開了toy這個單元,展示他們的創意與能力,

小玩具都非常的可愛,搭配適當音效和運用程式的技巧

一個成功的網頁設計!無非是好的程式加上淺而易懂的創意

檔案k數又可以控制在適當大小!

這是我非常需要努力進步的地方!









精子游向卵子http://www.cartelle.nl/#/toys/birdsandbees





暗黑氣球飄揚http://www.cartelle.nl/#/toys/balloons





顝顱頭搖搖晃晃http://www.cartelle.nl/#/toys/hombre





死雨接招 http://www.cartelle.nl/#/toys/rainydays


在work案例介紹裡,不難發現都是些來頭不小的客戶

ex.衝浪牌O'neill nike adidas等等...

從他們作品可以看出他們風格的走向,偏向互動式的全flash網站,真的是個實力非常強的團隊。





about這單元,直接使用成員的照片當底圖,根本就是完全比照時尚網站

運用一張美美的專業攝影照片,上面蓋上半透明色塊,上面擺上文案的版型,

有著淺顯易懂的穩重張力!

(我是不是也該拍組宣傳照? 套裝OL專業路線亦或vogue時尚美學路線XD)







許多設計公司網站雖然運用大量的技巧還有超炫的3d動畫

但是遇到大部分沒有耐心的網友就沒辦法施展出功效

以我本身而言,只要一看到龜速的loading,或者網站上有著會斷斷續續的影片

以及炒死人不償命的背景音樂,直覺性就是關掉視窗

我只能對這網站說聲I'm sorry摟!


www.cartelle.nl 不是那種一打開就會大喊「幹!超屌」的效果

它擁有一種讓人細細品嘗體會的優質靈魂

就像有內涵的朋友越陳越香!「好到頂啦!」


除了我們第一眼所見的視覺部分

它也包含了怎麼去跑出完美的流暢性

我只能大嘆它怎麼可以如此洞悉網友的立場

整合網站效能部分,都讓人學習很多!

簡單就是美!